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材分析:
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速算擂台,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而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也与加减混合相同,因此通过这一知识的复习及5+3-2 10-5+3式题的引入,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
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多层次的信息反馈,全班的教学活动与个体差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体现教学活动教扶放原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例2的教学。同时教师还重视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规律,把加减混合与连加、连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方法相同的结论。练习题设计有梯度、有趣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图片、小棒、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铺垫导入
谈话引入: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美丽的`童话《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今天,就让这个美丽的童话在我们身边变为现实吧!大家看屏幕,这里有4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都带有3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出示速算题:
①3+5= 5-2= 3+2+3=
②8-8= 7+2= 10-5-2=
③10-3= 5+4= 3+2+4=
④4+6= 8-5= 7-2-3=
生速算出答案。学生每正确算出3道题都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师:啊!多么美丽的白天鹅啊!听!是什么声音?原来这几只美丽的白天鹅飞起来了,它们飞呀飞,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无忧无虑地游玩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我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爱的童话激发兴趣,引入新课,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问:这时天空中又有几只天鹅飞过,看现在的场面,你能叙述出来,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设计意图:由旧知导入新知,有利于学生在比较新、旧知的异与同之中,主动地去思考,为学生自觉探索新知创造了条件,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叙述,理解图意,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体现了学生活动的主体意识。]
问: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该怎么办呢?
现在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怎么办?
问:从几只里减去2只?
师补充算式:4+3-2,并读算式。生读算式。
问: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
生齐读课题。
指名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
讨论4+3-2怎么计算呢?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讨论、汇报:先算4+3=7,再算7-2=5。
强调,做题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2。
师问:第二天,这几只美丽的天鹅又飞到了这个美丽的湖边,他们发生了怎样的情况呢?谁来说一说?
指名说: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谁来列式?
列式为4-2+3。
请同学们试做。做题时关键要记住哪个数?
回忆例1、例2的计算过程,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摆一摆:按这样的顺序来摆小棒计算。
完成书上第75页做一做。
看书质疑。
师生小结:同学们真棒,看了两幅画面,就自己解决了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接下来,我们再到别处去看一看,好吗?
[设计意图:在教师创设的美好情境中,学生对声情并茂的场景深深吸引,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尽情地发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设置情境,解决问题
一只调皮的小猴子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啊,原来它是要让大家来帮忙的。
问: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不告诉别人,自己把算式写在纸上。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再问:小猴子怎么还不走呢?原来他还有一道题呢!
在○里填上>、<或=。
9-3+2○7 1+6-4○4 9-7+5○5 8+2-5○5
6+4-9○9 9-3+2○9 8+2-1○7 4+3-1○5
找房子游戏。
[运用学生自己学会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去体验数学的价值,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切实的帮助。]
生抢答完成。
四、全课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电教媒体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中喜欢做游戏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75页两道题的课件。
2.学生准备小棒、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3+2+1= 5+3+2=
8-2-3= 10-5-3=
计算后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5+3+2和10-5-3两题时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5+3+2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在10-5-3的计算中是哪两个数相减。
二、新课引入
1.在复习题后面两道题的旁边出示如下两个算式。
5+3-2 10-5+3
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复习题中的后两题和上面两题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谈话:上面这两道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样的计算。
3.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例1。
在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场面。
教师: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内容,你能从屏幕上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教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
屏幕上出现湖里7只天鹅飞走2只的场面。
教师:湖里天鹅的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还有几只天鹅?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2”,把算式写完整 4+3-2。
教师: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减去2?
学生:因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只有从原来的4只和又飞来的3只这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里减去飞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数。
引导学生结合屏幕上出现的`画面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
学习4+3-2的计算顺序。
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讨论情况,并说出计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在屏幕上的算式“ 4+3-2”中标明计算顺序并依次闪动“”和“”两部分。
教师:第二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这个数减2?
学生:第二步是7减2,因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减去2,所以是7减2。
2.学习例2。
在屏幕上出现反映“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连续变化过程的画面。
引导学生根据屏幕上的画面写出算式。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屏幕上所反映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4-2+3=。
教师:上面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先算减法后算加法。
配合学生的叙述在屏幕上闪动“”。
教师:为什么要先算减法?
学生:因为只有用减法先算出4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下几只天鹅后,才能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教师: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第二步是用第一步“4-2”的得数“2”和3相加。
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的前面一个方框里填上“2”,并在屏幕上闪动“”。
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学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的练习。
引导学生摆小棒,先在桌面上摆7根小棒,再拿去3根,然后又增加4根。
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把算式,7-□+□=□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数。
让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7-3+4=8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计算。
5-2+3= 8-7+8=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定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和第二步分别是几加几。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分组观察第1题的插图,并说一说画面上反映的内容。
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学生交流计算过程。
2.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插图,明确要求,然后用线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3.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
六、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时所学习的内容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2.学生交流本课时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所要注意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3学情分析:
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中,凡是能口算的要鼓励学生口算,将两种计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其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34+20+5= 86-6-50= 40+20+8= 90-60-10= 35-5+60= 50+30-10=
要求:先读算式,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着后两张口算卡片提问,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做?
像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我们还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加减混合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创设情景。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出示例3。
师:你瞧,一辆5路公交车缓缓地开过来了,它停在哪里?
1、仔细观察,说一说画面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根据上车的有28人,下车的有25人,你能求出什么问题?
到了这一站之后,车上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 多了几人?
怎样列式?)
根据这两个信息,我们可以求出到了这一站之后,车上多了3人,如果老师想问你,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你会算吗?
对,现在把这个信息告诉你,车上原来有67人,让学生先找出图中和数学有关的信息,再完整地说一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几个算式:
67-25+28= 67+28-25= 28-25+67=
3、探究算法。
师提问 67-25+28= 67+28-25= 你会笔算吗?,在笔算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计算方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书写方面,画横线用尺子,别忘写横式得数)
把书翻到28页 做一做 选你喜欢的题目,笔算在练习本上。
学生计算,师巡视。选出错例。
指名讲解第一、二道题目,讲讲如何笔算。
出示错例。请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予以纠正
生齐说,师板书在黑板上。
三、巩固练习
填一填
56+34-20= 78-24+39=
学生独立完成、共同订正。
笔算
69+30-45= 71-65+43= 学生独立完成、共同订正。
拓展题 谁来当大王?
自从孙悟空离开了花果山陪唐僧去西天取经,山里的猴子们就开始争着要当花果山的大王。一只老猴子说:“我来出一道题,25+47+25-7-30=?谁能算出来谁就是大王。”结果没有一只小猴子能算出来。你来试一试吧!想一想,能巧算吗? 25+47+25-7-30=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本节课最大的的特点是“老师敢于放手”,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计算,放手让学生自己讲解算法。效果还可以。练习有坡度。我改变了以往计算题的呈现形式,创设了一定的情境,使内容生活化,并注意了开放性,即问题情境开放、条件开放、解题的策略也开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解答问题。这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在情境中探索新知,并掌握了计算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使学生乐想、善思、敢说,自由地思考、实践、计算。
感觉不足的有:学生课堂气氛不活跃。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在参与教学,但是有个别学生走神,而且学生还有拉长腔的毛病。总是觉得学生大了,不再注重物资奖励了,看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是时刻要注意的事。
另外我也有一点感触,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以后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4课题:
歌手大赛
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6+54=74-26=
3.6+5.4=7.4-2.6=
2、递等式计算
36+18+64125-27-73
二、创设问题情境
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综合素质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三、自主探究方法
1、在教学情景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口述,师板书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1:谁的表现好?
生2:9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
生3:谁的得分高?高多少?
3、师:不计算,你知道谁的得分高?
生4:5号选手的得分高?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4:我是通过估算的方法知道的……
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解决“5号选手比9号选手的总分高多少?”这个数学问题吗?
4、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汇报
9.43-
=9.43-9.05
=0.38
答:“5号选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师:这道算式里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师:还可以怎么列式?
9.43-8.65-0.40
=0.78-0.40
=0.38
答:“5号选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5、引导学生结合练习,交流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四、拓展训练
2.35+4.28+0.65
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你有其他的算法吗?
比较两种计算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更加简便?
小数的混合运算的简便算法要注意什么?
五、小结
教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有哪些异同?”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5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的例题,第60~6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观察、联系生活情景,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教师知道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多媒体演示两个情景。
乘客上车、下车无序拥挤。让学生评一评这种行为,并猜一猜车上人数增减情况。
乘客上车、下车竟然有序,让学生说一说,并想一想车上人数增减多少?猜一猜车上人数大约有多少?
2、讲述:同学们,要弄清每一次上、下车人数和车上人数还有多少,我们不但要细心观察每次上、下车人数,还要根据车上原有的人数进行加减计算。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提出问题。
多媒体演示动画片: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3人上车。
提问:
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你能用学具来摆一摆刚才乘车的'情况吗?
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动画片的意思吗?
2、揭示课题。
质疑:这一题和我们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一样?
3、探究算法。
提问: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
板书:7-2+3=8
让学生一起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多媒体出示一幅美丽的森林动画。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学生在小组内描述,然后完成书上填空。
请几名学生说计算过程,然后同桌互说,再全班一起说。
2、多媒体继续演示:大熊猫高兴地带领大家往前走,穿过田野,前面是一片草地,草地上有假山、亭子,引出“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图意,填空。
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做错的改正。
3、多媒体继续演示:穿过草地,绕过池塘,大家来到了森林,出现“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大森林里有猴子、熊猫,还有兔子。你准备列一个怎样的算式?请在小组里填空。填好后,在销赃里先说一说每一个算式表示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4、提问:白兔跳篱笆跳累了,我们帮它摘丝瓜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连线、交流。
四、课堂总结
多媒体继续演示:大熊猫说:“小朋友今天的表现不错,其实,不只是大森林里有数学知识,只要小朋友留心观察,你的周围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大森林里做客。小朋友,再见!”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学得开心吗?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6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8页的例3及例4。
教材分析:
“加减混合”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本内容在教科书第28页,教材以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的增减变化为背景安排了一道例题。学生一般都有乘车和亲身经历,容易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教材在全面反映加减混合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这样安排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步计算中第一个加数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及简便写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练习题:
1、竖式计算:36+28+17= 65-25-2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交流,强调运算顺序。
2、列式计算:猴妈妈摘了52个桃子,小猴把它们运回家,第一次运走17个,第二次运走23个,运了两次后,还剩多少个?学生理解题意,列算式,说出运算顺序。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混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一辆公交车缓缓地进站了。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图意: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师:你会列式吗?
学生列出算式:67-25+28=尝试计算。
交流做法。全班交流。
2、教学例4
出示例题,请学生思考先算什么,在做加减混合时,应该怎样做?
小结:在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要进位,不够减时要退位;有时可以用简便写法。
三、知识运用:课件出示练习题:
第一关:我的基础最牢。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强调运算顺序第二关:我会解决问题。
学校合唱队原来有65位同学,27位同学毕业了,又加入了25位新同学,现在有多少位同学?
第三关:我会应用。
应找回多少元?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第28页“做一做”第1~2题。
2.第30页练习五,第7题。
3.第31页练习五,第12题。
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7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书写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3.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协作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填空
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 ,先从个位加减。
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 。 竖式计算
46+25+17 75-28-19
二 、探究体验
1、 课件出示公共汽车停在站点情景图。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3 、引导学生根据看到的情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4 、引导学生列出加减混合运算式
思考:要想知道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 生说师板书:67-25+28 67+28-25 5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揭示本节课题“加减混合运算”
5、 引导学生探究加减混合算式的竖式计算方法。
6、组织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师指导竖式计算。
7、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能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吗?
三、实践应用
1、组织学生完成第28页“做一做”
56+34-20 78-24+39
2、小动物做对了吗? 80-46+18=62 54+26-48= 22
3、二班共39人,下课了,走出教室15人,又进来7人,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人?
4、夺红旗游戏
5、我家养了15只鸡,上个月下了43个蛋,吃了28个,这个月又下了39个蛋,请问我家现在有多少个鸡蛋?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加减混合应注意什么? 《乘法》乘减、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8[教学目标]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计算导入
我听说我们班的学生个个都是计算小能手,大家敢不敢挑战两个计算题? 计算:
26+35+11 65-21+18 在两位数运算的基础上,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你说我说,探究新知
1、出示数学信息
星期天妈妈带礼物去姥姥家,给姥爷买了一件上衣112元,一件下衣103元,给姥姥买了双鞋88元。
2、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买一件上衣和件下衣一共需要多少钱?
买一件上衣和一双鞋一共需要多少钱?
买两件下衣需要多少钱?
上衣比下衣便宜多少钱?
姥姥的上衣比姥爷的裤子贵多少钱?
买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
衣服比鞋贵多少钱?
大家真善于思考,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着重解决这两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3、解决问题:买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
认真思考,你可以列出什么算式?由复习导入,学生可以列出112+103+88
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有哪些方法解决?
找学生展示他的算法。
学生说算法及运算顺序,其他同学补充。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列分式计算:
112+103=215 215+88=303
列综合算式计算: 112+103+88=303
用竖式计算
112 215 112 + 103 + 88 或 + 103 215 303 215 + 88 303
口算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独立思考说出理由。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第一个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你们的计算能力真强,第二个问题敢不敢挑战?
4、解决问题:衣服比鞋贵多少钱?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本节课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再通过学生讲解补充掌握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5、总结归纳运算顺序。
思考:在只含有加法或减法的算式里,该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总结:一般情况下,在只含有加法或减法的算式里,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真了不起,这么快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看来大家的计算能力非同一般。老师带来了过关游戏,敢不敢闯?好,请看第一关。 第一关:计算
795-35-138 335+280-104
第二关:
一水果店有300斤苹果,上周卖了132斤,这周卖了121斤,现在还有多少斤?
第三关:
王阿姨去逛商场看中三件商品:电话248元,果汁机187元,饮水机186元,她的钱包里有600元,够吗?
四、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发言。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9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综合素质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方法
1、在教学情景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1:谁的表现好?
生2:9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
生3:谁的得分高?高多少?
3、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4、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汇报
8.65+0.40=9.059号选手的得分
9.43-9.05=0.385号选手比9号选手高的`分数
师问:除了这样分开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9.43-
=9.43-9.05
=0.38
答:“5号选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5、引导学生结合练习,交流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三、拓展训练
2.35+4.28+0.657.66-3.54-1.46
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你有其他的算法吗?
四、小结
教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10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教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76例3。
主题: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
.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
任务一: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回顾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环节二
明确目标,自主探究
1、出示例3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竖式: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2、出示例3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20-6.45-8.3
=13.55-8.3
=5.25
20-
=20-14.75=5.25
递等式:7.45+5.8+4.69
=13.25+4.69
=17.94
小结:当几个小数进行连加计算时,可以把各个小数写在同一个竖式里,计算简便。也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环节三
练习
1、P77做一做练习十八第一二题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观察板演内容,抽生纠错。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11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1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在个性化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同学去帮助收南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第一组 28人
第二组 34人
第三组 22人
二、新课学习
1.教师: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学生:28+34+23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教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
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说出:
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教师:再比较一下28+34+22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8+4+2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
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
教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
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教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
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
学生汇报后教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
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
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投影展示。
主要引导学生列出右面的竖式:
2 8 6 2 2 8
+ 3 4 +2 2 +3 4
6 2 8 4 6 2
+2 2
8 4
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教师则作如下的引导:
教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投影展示。
教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
教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
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根据这个情景图,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
学生:连减算式。
教师: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是20以内的,85-40-26是100以内的连减,并且需要退位。
教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
教师放手让学生试着计算,教师巡视观察,发现不同的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指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主要引导学生列出以下两种竖式计算:学生列出竖式后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教师:在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容易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
让学生发现最容易做错的地方就是两次相减时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考每步的计算结果。
教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三、结论总结
1.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
3.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
四、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13教学目标
掌握不带小括号或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难点: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准备
1、板演
26+25+38= 70-18-26=
指名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用简便方法书写。
2、口算
其余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12+8+20= 50-30-6= 42+8-30=
78-40-6= 52-= 70-=
订正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学习新知
1、复习订正后,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看看同学们会做吗。
出示例3 68-29+51=
启发提问:
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竖式怎样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做法。即:
再出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由学生判断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第一种虽然最后得数是一样的,但是在计算过程中是有错误的,第一步忘了退位,第二步忘了进位。第二种抄错了运算符号。导致最后结果是错误的。
小结性提问:
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计算“做一做”的两道题。
56+24-30= 67-34+39=
指名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对第题的第二步能自觉用口算算得正确的同学进行表扬。
2、出示例472-=
启发性提问:
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这道题有简便的书写格式吗?大家试试看。
由学生在小黑板上试做,教师行间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做法,教师先出示正确做法。
重点讨论有没有简便写法,出示学生可能出现的下面情况。有没有错误,错在哪里?
第一步是正确的,第二步的被减数和减数填倒了,63减去72是不够减的。因此,像这样的题,只能列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独立计算“做一做”中的两道题。
32+= 76-=
订正时,提问:
第题有简便写法吗?为什么可以写成
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可在书上填数。
2、对比练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
81-52+48 70-
在课堂练习本上做,做完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
口算下面各题
55+30+8 56-3+9
42- 81-7-70
35+ 74-
由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得数。
3、判断下面计算是否正确,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第题错,第题对,遇到小括号前面是加号,可以用简便写法。
4、课后练习
练习一第5题和第9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加减混合式题及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基础上进行的。
用竖式计算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学生不会有什么困难。因此,采用由学生试算,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的方法,培养学生计算中的良好习惯。但对有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有的没有简便写法,有的有简便写法,这对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学例4时,先放手让学生试做,根据学生试做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集中讨论的方法,这道题可以不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没有简便写法。
紧接着安排“做一做”的两道题,其中第题由于两个加数可以交换位置,因此有简便写法。通过对比,使学生分辨清楚什么情况下可以有简便写法,什么情况下则不能。在巩固反馈环节时,采用判断的形式加以巩固。这样安排,突出了这节课的新知识点,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14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5页“加减混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3、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垒球11个、智慧星圆片12个。
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励、鼓舞人心
今天,程老师带来了一些智慧星,我们一起数一数吧!这些智慧星要送给认真听讲的小朋友,要送给会倾听别人回答问题的小朋友,还要送给爱动脑筋、发言积极、声音响亮的小朋友,有信到吗?好,那就让我们信心百倍地走进课堂。
二、利用旧知、铺路搭桥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数学乐园”里有好多好玩的、好看的地方,今天呀,我们就一起到“数学乐园”里玩一玩、看一看。
听,嘀嘀——嘀嘀——,汽车来接我们了!
“数学乐园”到了,下车喽!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数学乐园”到了,快看看吧!我们首先来到了天鹅湖边。你看到了什么?接着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呢?谁来当当小老师,提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小老师提的问题吧!有4只天鹅,用几表示?又飞来了3只,怎么表示?又游走了2只,怎么表示?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和前边学的连加连减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个算式怎么读?又该怎么计算呢?自己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比比看,你和同桌谁说的更好?
漂亮的天鹅已经喜欢上一四班的小朋友了,它们想考验考验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请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图意,你能自己列出算式、独立计算吗?
四、快乐练习、学以致用
“数学乐园”里不仅有漂亮的天鹅,还有可爱的小鸭子呢!我们一起轻轻地打开书,翻到第76页,看练习十二的第1题。你看到了什么?现在有几只呢?请你闭紧小嘴巴,把算式填在书上。
我们欣赏了漂亮的天鹅,看到了可爱的小鸭子,解决了好说数学问题,有点渴了,快摘些苹果吃吧!你看到了什么?赶快拿出练习本,自己列出算式、独立计算吧!
现在,我们更有了,那就继续往前走吧!好热闹呀,看看去!原来是实验小学的小朋友们在举行“放飞气球、放飞希望”活动。你看到了什么?
太热闹了,我们找一个安静点儿的地方吧!嘘——剧院里正在进行哑剧表演呢!,看懂意思了吗?把算式写在数学书第75页最下面。
五、全课、再现高潮
刚才呀,我们解决了好多加减混合的问题,大家已经知道计算加减混合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程老师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你们会找到更多、更好的计算方法的。
数一数你们得了多少颗智慧星吧!真了不起,10颗智慧星你们得了8颗,老师再拿出2颗,现在有几颗?能说出来,老师就把它们全部送给你们高兴吗?高兴的话你就大声笑出来吧!
“数学乐园乐无边”!“数学乐园”不仅在我们的课堂里,还在我们的课堂外;不仅在我们修武县,还在我们的首都北京。请听《北京欢迎你》。只有从小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才能把我们修武县建设得更美,把我们的首都北京建设得更美!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孩子们,再见!
反思:
1、感觉内容较多、容量较大,时间就显得有点紧张。有些题处理的不是太细致,有走过程的`嫌疑。比如处理“做一做”的题时,急匆匆地让学生把垒球抱走、抱来, 还不知道其他学生看清楚没有,就让学生写算式了。
改进:“加减混合”有2课时,苹果题和气球题可以放到下一课时再练习。
2、教学灵活能力还有待提高。其实,一上课,我就带领学生进入了“数学乐园”的天鹅湖边,忘记了复习阶段。 一下子就懵了,大脑一片空白。
改进:还需要多读书,多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下课后我一直在思考,我完全可以轻松自然地把复习阶段放到后面。比如:当学生解决了天鹅的题后,轻轻一句“这样的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你能说出一道连加、连减的算式吗?”,待学生说出算式后,再让学生进行比较。
3、尊重学生方面做得好。当学生具体说出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后,当我询问学生是否学会了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大声地说出了“不会”。我微笑着让他上到讲台上,对他说:“请你试着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你能说出来的。”他看看我,又看看题,慢慢地说着,一边说还一边板演着。“大家说他会不会呀?”“会!”“我就知道,他肯定会,他是逗大家开心呢!伸出大拇指夸夸你自己吧”我始终坚信:学生的心是玻璃做的。时刻注意保护那颗容易破碎的、容易受伤的心。
其他的就不再多说了,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先谢谢了!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15课题: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五第5、7、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讨论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8页情境图。
提问引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3:老师出示“车上原来有67人”这个条件,到南山站下车的有25人,上车的有2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①小组讨论:你打算怎么算?
②请学生上台板演
③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并比较各种计算方法。
④完成“做一做”
出示例4:72-=
①让学生分析、比较例3和例4两题的区别。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想法。
②讨论小括号的作用,本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讨论、汇报。
小结:“小括号”表示先算部分。
③列竖式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积累运用
口算教材练习五第8题
采取比赛形式,优胜者发小红花。
计算教材练习五第5题和“做一做”。
独立完成练习五第7题。
四、总结提升
加减混合的笔算式题,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67-25+28=70;72-=9
“小括号”表示先算部分。
课后反思
本课是从学生熟悉的坐公交车的生活情境来引入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情境图中的“运用过程”,提出问题,并联系过程列式计算。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含义及计算顺序。
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个别学生做题速度太慢,与计算快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16[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入学四个月左右的一年级新生,在参与数学活动时,他们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他们年龄小,爱活动,学习兴趣是支持他们投入学习的巨大内动力。所以,教学时应选取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活动素材。
其次,他们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因此,数学活动的设计更要富有情趣,要灵活多样,要富有挑战性,要用具体生动的情境或丰富多彩的画面来呈现活动内容,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最后,他们喜欢动口、动手、动脑,每个人都表现自己。所以,在数学实践与活动中,依据丰富的学习内容,确立多样的学习目标,营造趣味化的学习情境,创设探索化的学习过程,采用民主、平等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合作,参与评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与畅所欲言的机会,真正成为“探索者”、“发现者”,而不是“观察者”、“验证者”。
[教学内容分析]
《加减混合》是一节新授课。它是苏教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上车、下车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生活里的加减混合的现实问题。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还安排了一幅可以列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的图,意在让学生体会生活里的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答案的不确定性。由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观察、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2、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的动作过程。
[设计意图]
1、营造研究与探索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渴望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归纳和分析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2、营造让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新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努力营造让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在星期天喜欢到哪里去玩?
多媒体演示动画:小明和小丽乘着公共汽车去少年宫学画画呢!他们出发啦!小朋友数一数,车上原来有几个乘客?少年宫到了。有几个人下车了?这时,前门又有几个小朋友上车呢?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常见的乘车情况,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通过看一看动画片,说一说情境展现的内容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看画面说图意。
师:小朋友,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合作动动手,用小棒摆一摆刚才动画中乘车的情景。
[通过摆一摆再现情境中的动作过程,从而可以使情境中的动作变为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体会领悟”,进入探究阶段。]
指名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动画片的意思:7—2+3指名试读算式,再指导读。
2、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个算式和前面学的连加、连减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讲述:在连加、连减的算式里,要么都是加号,要么都是减号,而我们今天学习的算式里既有加号,又有减号,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运算”。
3、探究算法。
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请小朋友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在书上60页。你们小组是怎样计算的?
反馈板书:7—2+3=8
5提问:先算什么?5表示什么意思?再算什么?其他小组的小朋友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前面的7—2=5,再算5+3=8,所以7—2+3=8。
[情境中的动作变为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试用一个算式来解决问题,在活动的基础上学生感悟到在算式中要先算前面的7-2,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小明小丽和另外三个小朋友乘车时做到前门上后门下,可真遵守公共秩序!这三个小朋友去干什么呢?看,他们已经准备了6棵小树苗要去植树呢!小军又拿来了2棵。小朋友继续看,他们开始高高兴兴地植树了。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谁愿意把这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完成书上的填空。
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小朋友真爱动脑筋,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三个小朋友积极参加植树劳动,是地球**的环保小卫士。我们也要争当环保小卫士。看,在街心花园的小卫士可真不少!小朋友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继续看,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动画又告诉我们什么?学生交流图意,在书上完成填空。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集体交流。
3、小朋友刚才看图列式个个都很能干。没有图你能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吗?老师把这六道算式写在了纸上,小朋友把它拿出来。听清比赛要求,我们来开展“抢红旗”比赛。两个小朋友一组,每人各做三道题。谁能又对又快地算好,谁就能争到红旗。小组之间也要开展比赛,哪一组的两个小朋友算得又对又快,还可以得到一面大红旗呢!比赛开始。
总结比赛情况。
4、小朋友,我们的老朋友小白兔要我们去帮忙摘丝瓜呢!我们一起去吧?小朋友看,这里有6条丝瓜要摘到6个草莓篮子里。先要把丝瓜上的算式得数算出来,放在合适的篮子里。我们看第一根丝瓜。3+2+4等于几?这根丝瓜就放在写着9的篮子里。其他的丝瓜请你帮小兔摘吧!
第二根丝瓜谁来摘?第三根你会摘吗?这边的丝瓜谁来摘?
5、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啊,而且个个乐于助人!为了感谢小朋友,小兔邀请我们到动物幼儿园去看小动物们的课间活动呢!看了这幅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呢?
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先在书上填空,填好后,在小组里先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又是怎样想的?
交流:熊猫2+2+34-2+37-2-2小兔3+1+48-3-14+4-4小猴4+3+29-4-39-3-24+5-2
6、动物幼儿园的小动物真可爱啊!我们的小朋友也很聪明。不计算,你能找出得数比8小的算式吗?先看第一组。比较一下上下三题,你找出得数比8小的算式了吗?你是怎样想的?看第二组。第三组呢?通过这一题的练习,我们学会了不计算通过比较找答案的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这一层次的教学,利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卡通画,把“想想做做”中的题目用动画形式出现,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地显现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在游玩中解决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里的每一个习题,教师都为学生创设说的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又使学生在选择信息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数学问题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该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作业设计形式多样,“抢红旗”、“摘丝瓜”,到动物园游玩等,都渗透了健脑教育的思想,让学生轻松作业,巩固知识。]
四、课堂总结。
多媒体继续演示:小白兔说:“谢谢小朋友热情的帮助,帮我摘丝瓜,和我一起玩。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和我们一起游玩。小朋友,再见!”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学得开心吗?
以鼓励的语句结课,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更多优质范文、模板、稿件、作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八零资讯”。
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